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
听神经瘤来自前庭神经(95%)或蜗神经,是最常见的颅内神经鞘瘤。瘤内常见囊变、脂肪变及出血等继发改变,少数可附着一蛛网膜囊肿。本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30-60岁,双侧性者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临床表现包括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头痛、面神经受压症状等。
1.桥小脑角(CPA)区实性、囊实性或囊性肿物(图1A、B、C)。
2.同侧CPA池撑宽、脑桥受压,无水肿。
3.同侧内听道扩大及骨质侵蚀。
4.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1.肿瘤完全位于内听道者平扫及增强均难以显示,需行气脑造影CT或MR检查。
2.需与其他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肿瘤鉴别(表1)。
图1听神经瘤
A、B.女,56岁。A.左CPA区等密度肿物(白箭),其后缘见一囊性低密度,内听道扩大;B.增强T1WI,肿物明显及欠均匀强化,并伸入内听道(白箭)。C.男,60岁。右侧CPA区低密度影(白箭),后缘点状高密度表1听神经瘤与其他桥小脑角区肿瘤的CT鉴别要点
疾病
年龄
部位
密度
骨质改变
钙化
水肿
增强扫描
听神经瘤
30-60岁
CPA,内听道
不均匀等-低密度
内听道扩大及侵蚀
少见
无
实性区明显强化
脑膜瘤
40-60岁
岩骨后缘
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增生或侵蚀
可见
可有
明显及均匀强化
表皮样囊肿
20-60岁
CPA,向桥前池延伸
不均匀低密度
无
可见
无
偶见包膜强化
血管网状细胞瘤
30-65岁
小脑半球,可延伸至CPA
不均匀
无
偶见
有
壁结节及实性区显著强化
星形细胞瘤
儿童,年轻人
小脑半球
不均匀,囊实性
无
可见
有
实性区明显强化
肠源性囊肿
各年龄段
CPA
低密度,均匀
无
无
无
一般无
转移瘤
40岁
小脑或CPA
可不均匀
无
一般无
明显
明显及不均匀
室管膜瘤
≤5岁,30-40岁
偶延伸至CPA
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无
可见
无
中度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