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名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的第一大致死因素,也是致残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罹患脑卒中,短短一分钟,就有10人死于卒中,10人因卒中致残。
在我国,每年有万人新发脑卒中,万人死于脑卒中相关的疾病,让人担心的是发病人群不仅局限于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依然有很高的发病率。
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它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是脑血管阻塞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之为“脑梗”。
脑梗主要是脑供血的血管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因为血管管腔的狭窄或者闭塞所导致供血区脑缺血性的坏死或者是软化,造成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人就是有偏瘫。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功能的障碍,它主要包括了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在人类死因中占据第二位,此外,脑卒中的存活者当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比如半身不遂、语言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患者还因为脑卒中后患上抑郁症或者血管性痴呆等并发症。
脑卒中的前兆和症状有哪些?
许多人不了解中风的种种先兆,即使这些中风先兆出现了,他们全不以为然或者无所觉察。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只有少数病人在中风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病人都有以脑部瞬间缺血的表现而发出的各种信号。
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重视,有时它是一过的,很快能迅速好转,这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应该就诊,而不要不把它当回事。医院相关科室就诊,行相应检查作出诊断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
判断脑卒中简单快速的办法是FAST准则
F(Face,脸):患者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A(Arm,手臂):患者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说话):患者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T(Time,时间):如果上述三项有任一项存在,就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脑卒中急救常识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应使患者仰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引起呛咳,或者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3.解开患者领扣纽扣、领带、裤带,让病人处于放松状态。
4.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持镇静。
5.不要舍近求远,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6.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防止加重病情。
这些人是脑卒中高危人群
脑卒中易患人群主要是在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心脏病患者。
1.“三高”人群: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的人群
2.长期吸烟
3.酗酒
4.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一般55岁到65岁年龄段最好发
5.心脏病:例如心房颤动患者
脑卒中如何预防?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水平低于/90mmHg可明显减少卒中的发生。如果医生确认你有高血压,建议你低盐饮食,规律地运动锻炼和控制体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控制血糖。糖尿病可增加罹患卒中的风险,糖尿病病人应控制饮食总量并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仍然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监测血糖及做好记录。
戒烟、酒。经常吸烟将影响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过量饮酒会使胆固醇升高,导致动脉硬化,引发脑卒中。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劳逸适度、睡眠充足。
脑卒中可怕,控制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远离卒中,从健康生活开始。
------------------------------------------------------------------------------
上述预防是一般性的预防。如果能够预防更好,如颈动脉彩超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并逐渐狭窄了,则要提高警惕了,因为斑块的形成后脱落会形成脑梗死。下面介绍一项国内大数据统计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非常有利的终极一招:CE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长期以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