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对于国民杀手ldquo脑卒中rdq
TUhjnbcbe - 2020/12/11 14:16:00
0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02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①高发病率我国是全球脑卒中第一大国,平均每12秒新发一例,且发病率以每年8.3%的速度上升。

②高死亡率居我国国民死亡原因首位(超越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每年万人死于脑卒中。

③高致残率7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④高复发率首次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高达17.1%。

03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种族、遗传因素。

②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酗酒、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

快速判断自己是否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04如何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①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脑卒中的风险也越高。据统计,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6%。

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伴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还应根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情况进一步降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②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脑卒中。

降糖目标:空腹血糖4.4~7mmol/L,餐后2小时血压<10mmol/L;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HbA1c<6.5%;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短、有显著的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及其他严重合并症或难以达到治疗目标者,建议HbA1c<8.0%。

③调节血脂

定期检查血脂,如存在血脂异常,寻找医生帮助控制,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降脂目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降至<1.8mmol/L,高危者应<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应<3.4mmol/L,基线值较高不能达到目标者,LDL-C应至少降低50%。

④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适当减少钠的摄入,适当增加钾的摄入。

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小于10%;每日摄入新鲜蔬菜~克、水果克、肉类50~克、鱼虾类50克、奶类克、食油20~25克,蛋类每周3~4个。

少吃糖类和甜食。

⑤适量运动,强身健体

年轻人可骑有氧单车、跳有氧操、中长跑;中年人或体力一般者,推荐兵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老年人则适合太极、散步、瑜伽、慢跑等舒缓运动。

⑥戒烟限酒,受益无穷

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一项强有力的危险因素,可使其风险增加近1倍,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2~4倍,尽早戒烟,尽量避免二手烟。

每天饮酒>55克,缺血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1.69和2.18倍。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白酒1两,啤酒毫升,红酒毫升),女性减半。最新研究表示,饮酒没有安全剂量,每一滴酒精都是有害的。

⑥保持乐观,心理平衡

树立健康的人生观,时刻保持愉悦心情,多与家人、朋友、医护人员交流,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心态平和,泰然处之。

⑦学习、了解脑卒中的症状及急救知识

急性脑卒中有什么症状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发病

发现自己或家人疑似脑卒中怎么办

采写/排版/技术/制作:兰叶

编辑/校对:瑞雪

戳“阅读原文”,一起充充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于国民杀手ldquo脑卒中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