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后一课原型因男友一封信走进深山,她
TUhjnbcbe - 2025/4/10 21:22:00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之《最后一课》中,范伟饰演的乡村教师老范感动了无数观众。

老范患上阿兹海默症后,念念不忘的是20多年前在望溪村小学支教时上的最后一堂课。

当他看到那间破旧漏雨的教室里,读书声越来越响亮,课桌椅越来越多的时候,深深地感慨了一句:

“十年呐,值了!”

为了乡村的孩子们能有学上,老范付出了宝贵的十年岁月,而现实中,有位乡村教师,一扎进大山里就是整整四十年。

孩子们对她的称呼,从最初的“姐姐”变成后来的“妈妈”,再到如今的“奶奶”,当年乌黑的麻花辫已然花白。

她就是“老范”的原型之一,感动无数人的乡村教师支月英。

《最后一课》原型:一条破裤换来所学校,她让名女孩走出大山

01“你要是去山里当老师,我一辈子不认你这个女儿”

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刚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就回到家乡南昌市进贤县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年轻的她怀揣着理想,立志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就在这个时候,她欣喜地收到了一封信。

写信的人是支月英的大学同学蔡江宁,两人在读书时就互有好感。

此时的蔡江宁已经在奉新县澡下林场工作,他在来信中告诉支月英:“澡下林场子弟学校要招考5个老师,你愿不愿意来试一下?”

支月英心动了,马上报名参加考试,并且以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被顺利录取。

拿到录取通知,支月英在开心的同时,又感到隐隐的担忧。因为离家太远,她一直没敢把报考的事告诉家人,如今考上了才不得不吐露实情。

果然,母亲在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赌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里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

支月英紧紧地抱住母亲,苦苦央求她的理解和支持,然而母亲一句话不说,只是任由泪水不停地滚落,沾湿了女儿的脸庞。

不顾家人的反对,支月英还是选择走进深山。

梳着齐刘海,扎着两根麻花辫的她,只身挑着被褥行李,来到离家多公里远,海拔近千米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开始了作为乡村教师的生涯。

可初到泥洋村小学报到时,支月英就傻了眼。

她终于明白母亲为何如此坚决反对,因为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简陋太艰苦了,远远超乎她原本的想象。

泥洋村小学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距离最近的乡镇都有45公里远,支月英想回趟老家需要辗转一整天。

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山间行走。

物资稀缺,食品匮乏,山里人靠天吃饭,老师也只能自己动手种菜。

学校的教学条件更是简陋至极,一间墙皮脱落、四面透风的破教室,一片荒芜的废操场,一块磨旧了的黑板,一张张东拼西凑的桌椅,就是孩子们上课的全部设施。

学校里只有5个老师,除了支月英以外,都是当地人。

其实之前也有外地老师来支教,但往往待不了几天,就会被艰苦的条件逼退,能坚持一两年时间都很不容易。

连当地村民都感到疑惑,一个年纪轻轻的南昌姑娘为啥大老远跑来这里教书?她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

支月英一开始也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开学在即,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深深地印刻在了她的心里。

她咬咬牙,决定先留下来试试。

没想到这一留,就再也没有离开。

02这个“傻姑娘”一扎进大山就是四十年

支月英不怕吃苦,认真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教孩子们唱歌、画画,一起游戏玩耍。

破旧的教室四面透风,她就买来一堆塑料膜,亲手用钉子把窗户一点点封好。

新学期需要的课本、文具、粉笔等等,都没法开车运到学校,支月英就步行20多里山路,用扁担挑着上山,再送到孩子们的手中。

山区的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支月英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甚至主动垫付学费。她把钱塞进家长手里,说:“不管怎么样,读书是大事,我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支月英自己每月的工资只有20多块钱,连买米买菜都不够,还得去向别人借。

不到两年时间,支月英就担任了这所乡村小学的校长,她和学生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年,支月英与老同学蔡江宁修成正果,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婚后没多久,支月英又一次离开了家,独自来到更为偏远、人烟稀少的泥洋林业分场子弟学校任教,这次就连丈夫也没能挽留住她。

子弟学校地处偏远,支月英白天上课,晚上一个人在旧教室里挑灯备课,有时候还要在漆黑的夜里,独自打着手电筒去学生家里“夜访”。

大山深处,野兽出没,常常把“夜访”路上的支月英吓得脊背发凉。

好心的村妇们担心她夜里害怕,就主动搬着被子轮流来学校和她作伴,乡亲们把她当成“自家人”,经常请她去家里吃饭。

懂事可爱的学生们,有情有义的乡亲们,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着支月英,她在文章中写道:

“山花开了,学生给我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熟了,学生为我摘来最甜的一捧。生病时,学生把鸡蛋塞到我手中。学生们有情,乡亲们有义,我把大山当成了自己的家。”

就这样,支月英扎根大山深处,一晃几十年过去……

乡村小学师资奇缺,教学任务却并不轻松。

0年以后,支月英独自承担起一个小学和两个分校的教学及管理任务,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支月英总是感到头昏眼花,体力不支。

3年10月18日上午,支月英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感到身体剧烈疼痛,但她依然强忍着继续上课。

细心的学生们发现老师脸色苍白,满额的汗珠直往下流,赶紧叫来医院。

经诊断,支月英患胆总管胆囊结石,立即进行了手术。

术后住院的那些天里,支月英的心里还一直惦记着班里的学生,惦记着没来得及讲完的那堂课。刚刚出院还没多加休息,就马上返回了三尺讲台。

6年,常常头晕目眩的支月英经医生检查才发现,她患有高血压,一次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了右眼视力,今后的工作生活只能靠健康的左眼来维持。

即便如此,支月英依然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

很多人说她是个“傻子”,支月英说:“山里就是需要我这样的傻子。如果大家都往外走,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育?”

03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

其实,支月英有许多次机会能够离开山区,但她都拒绝了。

年2月,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状况不佳,上级决定把她调到镇上的中心小学任教。

与此同时,白洋村的群众联名写信“抢老师”,需要支月英到村里的教学点当老师。白洋村是澡下镇最远的山村,距离镇上有60多公里的路。

一边是镇上环境优越的中心小学,一边是艰苦落后的乡村教学点,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可支月英偏偏是个“傻子”。

家人都劝她去镇上,她反而苦口婆心地跟家人说:“白洋村的家长要求我去那儿当老师,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不读书!”

就这样,年过半百的支月英打包好行李,又奔赴大山深处的白洋教学点。

一次比一次更偏远,一次比一次更艰苦。

白洋教学点的教学设施更加简陋:只有一层平房,窗户是用尿素编织袋糊成的,教室地面没有硬化,一跺脚就扬起一阵尘土。

支月英主动向当地政府及上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对白洋教学点进行改建。

新校舍动工建设,但是经费和人手都十分有限。

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完成教学任务,一边挤出时间帮忙搬砖运料,还给工人做饭洗衣,甚至把丈夫都拉来帮忙,尽可能降低成本。

半年后,一栋崭新的两层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校门口拱形镀金的“白洋教学点”五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外墙上写着红色的标语:

“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希望,给孩子力量。”

奉新县领导多次到白洋教学点慰问支月英,提出给她调动的机会,但是都被支月英婉拒了。

她说,“能坚持一天就干一天吧!”

坚持一天很容易,但支月英整整坚持了四十年。

这四十年里,支月英骑坏了6辆男式摩托车,教出了多名相继走出大山的学生。

廖作英是支月英来山里后教的第一批学生,那时只有7岁的小姑娘,甜甜地喊她“支姐姐”。二十几年后,她的女儿涂莎也成了支月英班上的学生,亲切地称呼她“支妈妈”。

如今,这对母女先后站上了学校的讲台,以支月英为榜样,努力争取当一个像她一样的好老师。

年近60的支月英又迎来了新一批学生,孩子们对她的称呼已经变成了“支奶奶”。

四十年来,山里孩子一个个走出大山,在千里之外取得成就,每当他们回乡看望支月英,紧紧地拥抱着她的时候,支月英感慨道:“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没有别墅,没有汽车,没有丰厚的收入,但支月英感觉自己的内心比千万富翁还要舒坦。

她的愿望是那样质朴,那样纯粹。“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04“一生只为一事来”

支月英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但对于自己的家人,却亏欠了很多很多。

年,支月英的老父亲过八十大寿,母亲打“家里做了很多菜,人都到齐,就差你了……”

接到电话的支月英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她很想回家陪父亲过生日,但是往返一趟就要花掉快两天时间,临时又找不到人代课。

纠结之下,支月英最终选择了留在学校上课,遗憾错过了父亲的生日。

支月英有两个亲生女儿,但她平时都一心扑在学校,无暇顾及两个女儿的生活和学习。

女儿甚至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你不是我的好妈妈……”

提起女儿的埋怨,支月英流下了眼泪,但她不后悔。

“山里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山里需要老师,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为什么不是我呢?但是对女儿却只有满满的亏欠,亏欠太多了,只有请她们原谅。”

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坚守感动了无数人,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被评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等。

但在支月英眼里,自己仍旧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做着一件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年,支月英走上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领奖台。

在颁奖现场,支月英看着自己的介绍短片,泪湿了眼眶。

白岩松问她:“为什么哭了?”

她说:“被感动了,被时间和自己感动……”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颁奖词

如今,支月英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仍然不改坚守的承诺。

乡亲们问她:“支老师,你退休了我们还能请你继续到这里教书吗?”

她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直到我教不动为止。”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后一课原型因男友一封信走进深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