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50228/4582779.html陕西榆林的68岁患者赵阿姨因为肝硬化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离肠管坏死仅一步之遥,医院消化内科五病区化险为夷。
年8月25日,赵阿姨手术后一个月来院复查,激动地握住韩国宏教授的手说:“感谢救命恩人…”
今年5月初,赵阿姨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好转后20余天,不明原因出现腹部疼痛、腹胀,无法进食,医院完善检查后诊断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麻痹性肠梗阻,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病情急转直下,7月7日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仍无改善,医生告知病危并建议放弃治疗。
在患者及家属几乎绝望的时候,经多方打听了解到韩国宏教授团队在门静脉血栓治疗方面深耕多年,于是慕名来到医院,韩国宏教授仔细询问病情查阅CT后明确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脾脏切除术后,慢性门静脉血栓的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此次肠梗阻是因为肠系膜静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肠道淤血缺血,肠绞痛,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导致肠管坏死。
目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溶栓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韩国宏教授指出,针对赵阿姨情况,单纯抗凝或溶栓仅能缓解目前腹痛的症状和预防血栓蔓延,对于广泛的血栓合并门脉高压并发症应尽早行TIPS手术治疗,既能处理血栓又能解决门脉高压,一举两得。
7月15日,在韩国宏教授的带领下,赵阿姨在消化介入中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行TIPS术,术后赵阿姨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好转出院。手术后一月复查血栓已完全消失,赵阿姨恢复良好。
韩国宏教授提醒,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脾脏切除(血管内皮损伤)是我国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需谨慎切脾。大量使用止血药物容易造成血液凝滞,易于产生血栓,临床上需谨慎用量。
以消化病院韩国宏执行院长为学科带头人的消化内科五病区,长期专注于门静脉血栓的诊疗和研究,提出了根据门静脉血栓程度、范围、时间以及有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等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了血栓的开通率,降低门脉高压并发症再发,更重要的是延长患者生存。研究结果分别发表于NatureReviews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IF=46.8)、JournalofHepatology(IF=25.08)、Gut(IF=23.05)、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IF=10.86)、Radiology(IF=11.1)等国际权威期刊,被多项国际指南引用和推荐。让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医生接受正确的治疗,不走弯路,不走错路,医院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