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速览Comaneci装置辅助栓塞 [复制链接]

1#

来自西班牙阿尔巴塞特的Molina-Nuevo,J.D.等人开展了本研究,旨在报告使用Comaneci临时栓塞辅助装置治疗前循环破裂或偶发动脉瘤的初步经验,相关结果已于年10月发表在《BMCNeurology》。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血管内治疗是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在解剖结构复杂的情况下,通常需要额外装置来辅助动脉瘤栓塞,如球囊辅助、支架辅助等,这两种技术都可以提高对动脉瘤颈部的覆盖率。Comaneci临时栓塞辅助装置(RapidMedical,Yokneam,Israel)是一种治疗宽颈颅内动脉瘤的新产品,该产品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暂时覆盖保护动脉瘤颈,在保持血流通畅的情况下辅助弹簧圈进行安全栓塞,而且术后不需要长期进行抗凝治疗。来自西班牙阿尔巴塞特的Molina-Nuevo,J.D.等人开展了本研究,旨在报告使用Comaneci临时栓塞辅助装置治疗前循环破裂或偶发动脉瘤的初步经验,相关结果已于年10月发表在《BMCNeurology》。

研究方法

Comaneci临时栓塞辅助装置是由12根镍钛合金丝组成,并组装在cm的中心导丝上的可调节支架,其最远端7mm的尾端较为柔软,而且镍钛合金使其显影性良好。该装置扩张直径可以操控,使其与血管壁完全贴附,从而能够更好地覆盖保护动脉瘤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弹簧圈在动脉瘤囊中填塞更稳定、更致密。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年3月至年3月期间使用Comaneci装置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使用Comaneci辅助装置进行治疗的决策是由术者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测量值、纵横比和位置做出的,宽颈动脉瘤和不利于直接栓塞的动脉瘤囊构型作为使用Comaneci装置的首选适应症。

所有手术都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中,首先放置一个携带Comaneci的释放微导管到载瘤动脉,其尾端送到瘤颈以远,以保证Comaneci在展开时缩短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装置对动脉瘤颈的完全覆盖。然后将栓塞微导管超选到动脉瘤囊中。Comaneci微导管和栓塞微导管的超选由Traxcess0.”微导丝辅助。在两个微导管就位后,打开Comaneci,覆盖动脉瘤颈部并将栓塞微导管固定在动脉瘤囊内。该过程需缓慢进行,多次造影以确保完全覆盖瘤颈、动脉壁附着良好以及动脉瘤囊内栓塞微导管尖端的合适位置(编者注:不顶在瘤壁或瘤颈,以免戳破动脉瘤)(图1)。随后,逐个填塞弹簧圈完成栓塞。栓塞结束后将Comaneci装置缓慢收缩(图2),但不改变其位置,然后检查瘤囊内弹簧圈的稳定性。这一过程必须非常小心缓慢,避免装置突然收缩导致弹簧圈移位,并随时检查弹簧圈是否与Comaneci缠绕在一起。在Comaneci折叠后,将栓塞微导管从动脉瘤囊中取出。在撤出栓塞微导管后,将Comaneci装置重新收入微导管中并撤出。

图1.A)眼动脉段动脉瘤。B)Comaneci辅助栓塞过程。C)动脉瘤完全栓塞。D)术后1年DSA随访。

图2.A/C)Comaneci手柄的细节,扩张和收缩分别通过拉动或推动金色滑块来实现。B)收缩的Comaneci。D)展开的Comaneci。

研究结果

如表1所示,16名患者使用Comaneci治疗了颅内动脉瘤,一般资料见表1。平均年龄48.4岁(36-81岁)。接受治疗的病例中有两例是对既往栓塞的动脉瘤进行的再治疗。接受治疗的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6.02mm(2.5-13)。3例为多发动脉瘤,1例有压迫症状(未破裂),14例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Fisher4级11例,3级2例。除1例(病例8)外,所有病例都获得了技术成功,即待治疗动脉瘤的满意栓塞(Raymond分级1-2)。病例8技术失败可能是由于装置的错误选择,因为它是破裂的梭形颈动脉动脉瘤,治疗没有实现装置与载瘤动脉的适当附着以维持弹簧圈的稳定性,因此治疗被取消,最终该患者运用血流导向装置进行了治疗。除1例瘤颈残余外,所有病例均实现了动脉瘤的完全栓塞。平均DSA随访时间为9.3个月(0-24)。

表1.纳入患者的具体信息

在该研究系列中,仅发现1例动脉瘤复发。病例5在首次栓塞后2年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使用血流导向装置进行治疗。有4例出现并发症(表1),2例出现血栓,在手术过程中得到解决,1例出现弹簧圈移位,但弹簧圈顺利取出且未引起任何缺血或出血性损伤。此外,还有1例后交通巨大动脉瘤栓塞后在脉络膜前动脉(AChoA)供血区域出现缺血性卒中。但没有发现弹簧圈的变形或由于弹簧圈突出导致AChoA闭塞,考虑是在辅助过程中Comaneci部分闭塞AChoA的起始端。该患者在证实梗死后接受了抗血小板治疗,后期恢复良好(90天mRS为1)。

研究结论

用Comaneci辅助栓塞动脉瘤的初步结果表明,其治疗破裂或偶发前循环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高,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无复发。根据所提供的数据,研究者认为Comaneci辅助装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的辅助装置,但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探讨。

聚焦神介利器-Comaneci辅助装置

应用Comaneci装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基底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瘤:附9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Comaneci装置辅助栓塞宽颈破裂动脉瘤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孙博文医师

哈尔滨医院

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校

赵瑞教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对患咨询室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解答患者咨询,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