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只因嘴巴有点歪31岁小伙查出脑出血,注意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医体融合预防卒中”。说到卒中,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老年病,过了60岁再
  31岁的小高(化名)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的,竟然不知不觉得了高血压,还脑出血了。


  一个多月前,小高去参加表妹的婚礼,作为哥哥,他亲自将表妹背出家门送上了婚车,心情非常愉快。就是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日子里,舅舅端详着小高,觉得他的脸有点不对劲,随口问了一句:“你的嘴怎么有点歪?”


  小高听完心里咯噔一跳,他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异常:有时候感觉左侧胳膊稍微有点无力,因为影响不大,他一直没在意。还有,最近感觉说话也有点费劲。这么一综合,小高坐不住了,在家人的推荐下,来到宁医医院就诊。


  接诊的是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芳,她安排小高做了颅脑CT,果然发现了问题:脑出血,出血量超过10毫升。而且小高的血压非常高,达到-mmHg(血压单位),综合其他指标,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性的脑出血。


  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生脑出血,就会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头晕头疼、肢体麻木无力等,小高却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这是为啥?李芳解释说,小高的脑部出血部位非常巧,避开了脑功能区,所以没有影响肢体活动,只是嘴巴稍微有点歪,这是面瘫的表现,如果不是非常亲近的人,可能都意识不到。


  小高说,他的父母都没有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病史,他自己既往也从来没有查出过高血压,因此他想不通自己为啥年纪轻轻就脑出血了?医生继续追问生活方式,小高坦言,自己经常熬夜,酒也没少喝,还喜欢抽烟,生活方式并不健康。排除了其他因素,李芳认为,这应该就是导火索了,很可能是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血管动脉硬化改变。而这一次暴发脑出血,直接原因应该是背表妹时用力过猛,血压一下子飙了上去。

2

没症状的高血压最可怕


  在住院治疗的第一周,小高的血压一度控制不住,进口的降压药吃到最大剂量,也收效甚微,最后不得不用上了降压泵,才把血压降下去。好在小高还年轻,身体底子不错,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脑部的血肿逐渐吸收、减少,医生就安排他出院休养了。


  李芳提醒他,确诊高血压后一定要规范用药,控制好血压,并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酒不能再喝了,烟最好也戒掉,要加强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尽量不熬夜,不让身体过度劳累。


  然而出院没几天,小高就有些按捺不住,他想着自己还年轻,便想要减少药量,李芳不允许,因为小高每天下午的血压依然在mmHg左右,并不理想。“有些人血压升高一点点,就头晕得不行了,这样其实比较好,可以及时发现,及早干预。而像小高这样,血压都飙到mmHg了还没啥感觉,这种反而是最可怕的,不能掉以轻心。”

3

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宁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范学文说,卒中俗称中风,也称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致死率、花费率高五个特点。随着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脑血管病已经超过肿瘤和冠心病,在全国死亡、致残疾病中排名第一位。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万人,患病率.8/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万人,发病率.8/10万人;每年脑血管病死亡万人,死亡率.8/10万人,卒中存活者中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另一种是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宁夏的脑卒中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些。在宁医医院,每年收住院治疗的卒中患者达0多人,门诊接诊的患者就更多了,每天的普通门诊近人次,专家门诊约90人次,其中卒中患者占一半左右。而在所有卒中患者中,年轻患者越来越多,粗略估算,30岁~50岁的青壮年卒中占到20%~30%,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主任医师杜彦辉告诉记者,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关键是从早期即进行积极干预,控制危险因素,而预防包括“防发病”和“防复发”两个层面。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等都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要从这些因素下手,坚持规范治疗,控制好血压血糖。同时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都可以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杜彦辉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即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而每天行走~步就相当于中等强度身体活动20~50分钟。

来源:银川晚报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