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9岁的她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江都人医不 [复制链接]

1#

8月27日,我院神经内科八病区成功为一位患者施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该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我院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颅内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导致颅内出血的基础疾病,在动脉瘤未发生破裂时,患者往往无特殊症状,一旦破裂,患者多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头痛,是急危重症疾病,死亡率极高。

介入栓塞术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并将其填充,使得动脉瘤囊内血流消失,促进瘤内血栓形成,治愈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不需要开颅,创伤小、痛苦少,预后快,已成为国内外治疗此病症的首选方法。

今年49岁的罗女士既往体健,8月26日下午4时许,她在家突发头痛、一过性神志不清,伴有呕吐。两小时后,家属将其送入我院救治。

■■■■■术前头颅CT

经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性大,遂入住神经内科八病区。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

术前DSA三维成像(圈内为动脉瘤)

罗女士突发神志不清的“罪魁祸首”就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出于对患者预后的考虑,八病区主任张富山结合我院现有先进脑血管诊治技术,对家属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释,提出了尽早施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方案,以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危及患者生命。

8月27日晚7:20,我院导管室、麻醉科、八病区三科联手,麻醉医师朱恩华为患者上全身麻醉,医院专家指导之下,杨永新副主任医师与褚小朋主治医师通过微导管向患者的颅内动脉瘤内置入数枚弹簧圈,复查造影显示动脉瘤栓塞致密、动脉瘤消失,历时1小时10分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顺利完成,成功消除了患者颅内的“定时炸弹”。

■■■■■术中、术后图像

术后三维图像:动脉瘤未显影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八病区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患者从监护病房调至普通病房,神志从嗜睡转为清楚,现已下床活动,今日顺利出院。出院当日,罗女士连称自己十分幸运,在江都人医的介入手术及时又顺利,以后再也不用为脑子里的“炸弹”担惊受怕了。

▲出院当日患者和医护人员合影(左起护士长庄宝平,杨永新副主任医师、褚小朋医师)

自年3月和9月杨永新、褚小朋陆续医院进修介入手术返院后,积极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60余例。今年7月至今,该病区已实施了3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顺利实施,大大缩短了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治时间,无需转院,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医院同等的治疗效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