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INAS他汀类在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他汀类在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讲者:MatthewChan

整理:邱东宇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方面非降脂作用,其中包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目前也有研究探讨了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MatthewChan教授就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为每年8-10/10万,在急诊就诊的头疼患者中发生率为3%,死亡率高达50%,幸存者中有1/3丧失自理能力。动脉瘤破裂后可能导致脑水肿、脑积水,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且存在再破裂出血风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多个系统也会同时受到影响,有可能发生感染导致败血症、心肌损伤、肺水肿、血栓形成等。

动脉瘤目前仍以手术夹闭和栓塞为主要治疗手段,硫酸镁和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目前很有前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手段。但有研究发现,硫酸镁治疗后患者的预后并没有明显优于对照组(图1、图2)。

图1.

图2.

他汀类药物的结构中含有疏水基,具有抗氧化、抗神经兴奋性*性、抗炎、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图3)。研究发现,辛伐他汀通过增加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的脑血管痉挛。一项Meta分析比较了脑卒中时他汀类药物与对照组的作用,结果发现他汀组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损伤均小于对照组,他汀组的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图4)。在前瞻性的临床3期试验中发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使用辛伐他汀并不会改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图5)。大剂量的辛伐他汀也并没有表现出能更好地改善预后(图6)。

图3.

图4.

图5.

图6.

虽然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证实他汀类药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改善预后的作用,但综合目前现有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虽然OR值接近于1,但他汀类药物表现出更少的迟发性脑出血和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图7、图8)。

图7.

图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