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建科普大讲坛脑卒中的识别及防治 [复制链接]

1#
脑卒中也就是“中风”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中风一旦发生,就会对脑部造成损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尽早辨别中风前兆,掌握急救知识,这样即使不幸中风了,也能把伤害降至最低。所以来听听这场讲座吧!讲坛安排时间地点讲师讲题

11月1日9:00-11:00

福建省科技馆二楼

王灯亮

脑卒中的识别及防治

讲师简介王灯亮王灯亮,福建医院神经外科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后一直于福建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工作。擅长脑脊髓血管性疾病介入及手术治疗,脑肿瘤、三叉神经痛、颅脑损伤等诊治。参与课题有国家自然基金一项,主持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近五年发表文章7篇,其中3篇被SCI杂志收录。内容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特点。然而,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脑卒的预后。

11月1日

让我们相约福建科普大讲坛不见不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