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 [复制链接]

1#

与其他类型卒中相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死亡率高、平均发病年龄小,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期发表于《卒中》杂志的一篇文章显示,在中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并分析血压与非创伤性SAH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对年至年CKB(中国卡杜里生物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例(59%为女性)成年患者的数据。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并对致死和非致死事件进行了随访。在排除既往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后,研究人员使用Cox回归分析血压与SAH事件的相关性,对主要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并校正回归稀释情况,最终得出事件与长期平均血压的关系。

纳入研究的人群基线时平均年龄为51岁,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为.6/77.6mmHg。在万人年的随访中,共出现例SAH事件(发作的平均年龄61岁),总的年发病率为12.9/10万人。较高的平均血压水平与较高的SAH发病风险呈线性正相关,即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和舒张压每增加5mmHg,患者出现SAH的HR分别为1.21(95%CI:1.13~1.29)和1.13(95%CI:1.12~1.28)。没有证据表明危险比随年龄、性别或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水平发生变化。此外,血压升高(收缩压>mmHg)的患者占所有SAH患者数的23%。

研究人员估计的中国SAH发病率与西方人群基本相当。血压升高与SAH风险升高呈正相关,高血压约占所有SAH病例的1/4。

参考文献:

IainJohnMcGurgan,RobertClarke,etal.BloodPressureandRiskofSubarachnoidHemorrhageinChina.Stroke.;50:38–44.

相关阅读

?SPRINT研究:强化血压控制对伴/不伴白蛋白尿成人的影响

?减肥手术有助于肥胖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血压控制低一点,生命安全多一些?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原文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我怎么这么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