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段庆芳 肖玮 姚东旭 郎宇 尹橙 王天龙
医院麻醉科,北京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0(06):-.
DOI:10./cma.j.issn.-..06.
基金项目
医院管理局“登峰计划”(DFL)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应用LiDCOrapid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比其与传统液体治疗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产妇低血压对新生儿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分级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例。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脑血管合并症和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等,椎管内麻醉失败,给予静脉辅助药物,双胎妊娠、羊水Ⅲ度污染,胎儿异常,前置胎盘等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产妇右侧卧位,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所有产妇从皮肤消*开始至麻醉穿刺成功后5min(总计约10min)按10ml/kg标准体重补充乳酸钠林格液,后以2ml·kg-1·h-1持续输注。当血压低于基础值的80%或SBP低于90mmHg时,C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处理,G组应用LiDCOrapid指套、袖带建立的无创血压监测(CNAP)进行液体冲击试验指导补液。胎儿娩出后,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脐静脉血血气分析值。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产妇例,因羊水Ⅲ度污染排除3例,麻醉平面过高排除2例,蛛网膜下腔麻醉失败改行硬膜外麻醉1例。实际入组94例,C组、G组各47例。
两组产妇术前一般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年龄、妊娠时间、术前Hb水平、禁食与禁水时间及平卧至胎儿取出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胎儿娩出时,C组出现1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为9分,1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为8分,给予吸氧处理后无特殊情况,余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G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
2.3 脐动脉、脐静脉血血气分析
C组脐静脉血pH值、氧饱和度(SO2)低于G组,而乳酸(Lac)水平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C组脐动脉血SO2低于G组(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4 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情况
胎儿娩出前,G组共3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处理低血压,其中2例应用麻*碱,总剂量18mg,1例应用苯肾上腺素,剂量50μg;C组共23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其中9例应用麻*碱,总剂量76mg,14例应用苯肾上腺素,总剂量μg。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及人均药物用量G组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C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H值偏酸,PCO2、Lac水平偏高,SO2低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液体治疗联合血管活性药物相比,不仅优化了产妇给予胎儿的氧供,也提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助于改善产妇的酸碱平衡状态,减少新生儿乳酸堆积和酸中*的风险。
有研究证实,脐动脉血pH值对于预测胎儿围生期预后有临床意义,可以反映胎儿的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虽然脐静脉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本研究中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PCO2、Lac水平的差异以及两组新生儿转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本研究中,虽然C组胎儿娩出前给予麻*碱的例数及剂量显著高于G组,但是只有向胎儿供血的脐静脉出现有统计学差异的Lac升高,而胎儿代谢返回母体的脐动脉血中的Lac含量,两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上述结果的出现可能与本研究纳入产妇无合并症、产检胎儿无明显异常、二者代偿功能完善有关。然而对于高危产妇和胎儿,产妇乳酸堆积、胎儿氧供下降的差异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对新生儿的预后和转归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来证实。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