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头痛头晕千万要引起重视,医院里这样的 [复制链接]

1#

头痛头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那么几次。当然,大部分头痛仅仅是头痛而已,没有严重后果。但是,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感觉像快要爆炸无法忍受时,可要当心了,很有可能是你的脑袋里长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一旦动脉瘤破裂,直接结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部或颈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死亡率、病残率极高。

最近半个月来,医院神经内科就收治了五六名这样的患者,好在他们的病情都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年轻小伙突发头晕不能行走

34岁的蒋先生在一次晚饭后,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吓坏了家里人。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检查头颅CT之后,医生排除了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并请了神经内科医生会诊。

丰富经验的专科医生会诊后建议蒋先生做一个头颅MRA(磁共振下血管成像),结果提示,他左侧椎动脉颅内段有一颗动脉瘤,直径达到了12毫米。进一步CTA(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蒋先生还有左侧颈动脉瘤,直径也达到了5.5毫米。

神经内科主任王贤英惊呼:“直径达到5-10mm已是中型动脉瘤,直径11-25mm就是大型动脉瘤,必须要进行手术干预。”

医院神经外科联合会诊后,蒋先生接受了手术。

脑动脉瘤并非肿瘤未破裂时几乎无症状

据王贤英主任介绍,脑动脉瘤并不是老百姓常说的肿瘤,而是颅内血管的瘤样突起,这种疾病居脑血管疾病病因中的第三位,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血管性病变、外伤、感染、肿瘤、药源性因素等有关。还有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纤维发育不良、滥用药物引起的脉管炎、雌激素缺乏等都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据调查,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3.6%-6%,破裂率(占动脉瘤人群)为1%-2%。颅内动脉瘤最大风险就是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左右。国外大宗病例统计,第一次动脉瘤破裂出血,百分之医院就没有了。可见,颅内动脉瘤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是比恶性肿瘤更加凶险。

通常,颅内动脉瘤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约占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的2/3以上。颅内动脉瘤发病的最高峰为50岁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收治了5名动脉瘤患者,从30多岁到70多岁都有,有些甚至在双侧颈内动脉都发现了动脉瘤。”王贤英主任说。

动脉瘤如果没有破裂,尤其是小的动脉瘤或是中型动脉瘤,通常没有太多的症状。王贤英主任表示,尽管如此,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的,比如轻微的头痛、脖子发硬等。这一般与脑动脉瘤扩大、少量出血有关。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复视、眼球上后部的疼痛等症状,医院的专科就诊,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发现动脉瘤需要马上手术吗?

随着医疗水平与检查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目前颅内动脉瘤检出率越来越高了。王贤英主任介绍,头颅CT及CTA(CT血管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手段之一,通过CT可以看到病人有没有出血,出血量有多少,出血发生在哪个部位;CTA则可以看到颅内血管和动脉瘤的情况。

如果发现了脑动脉瘤,要不要马上手术呢?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吴恒刚说,这首先看动脉瘤的大小,一般小于5毫米的动脉瘤,如果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可以观察,定期做检查。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动脉瘤形态变了,形态不规则了,体积增大了,那么就要尽早动手术,不要等到破裂了再处理。而对于大于5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一般主张进行手术干预,因为出血风险会比较高。

据了解,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最主要治疗办法是介入手术,进行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因其创伤性、恢复快,被绝多大数患者所接受。专家强调,动脉瘤第一次出血后,建议要尽早做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本期编辑

马洁如

本期主审

陈英强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