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医院没有了医疗设备医生还能看病吗?有人给出的答案是能,中医与小诊所的医生。
三十多年风风雨雨中过来的我身体还行,小病虽然不断,大病一直没有。医院,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体会。时光荏苒,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老人家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医院是去得越来越多。让我感慨人生苦短的同时,医院、医术有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前年父亲的右眼白内障,在桂医院珍治。去年父亲左眼又突发视网膜脱落,想着前一年白内障治好了还不错,对于视网膜脱落依医院。
只是这次选择却让人大失所望,院方说是没有找到视网膜脱落的一个小洞,所以第一次手术是不成功的,等观察了几天再做进一步决定,当时我就想既然找不到肯定设备不行,是有想转院的准备。
这一等就是一周后,院方一早通知决定再做一次手术,当时我在上班赶过去时已经晚了,我父亲自己签字动了第二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后我父亲感觉眼睛更痛,院方还在建议观察,我也太大意以为手术已经做了就先观察再看,只是这一观察又是几天,院方总是说得模棱两可,并且准备做第三次手术。
世界青光眼日
我坚决不同意再做第三次手术,追问院长现在究竟怎么个情况。院长才说出事实,我父亲左眼已经由视网膜脱落转为恶性青光眼,必须立即动第三次手术。我再问第三次手术成功率多少?院长说没有恢复视力可能性,只有让我父亲的眼疾不再恶化。
这种情况下我很想发火,可是我不能冲动,目前怎么救治父亲眼疾是第一位。我立刻联系了我姐、我哥,他们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南宁,这两个地方的医疗条件自然比桂林好。
经过我们商议,最终听取了姐夫的建议,立即转院去广州一家国内知名眼科中心。院长知道我要转院的消息,他似乎也松了一口气积极配合我们转院。医院的设备都要先进好很多,并且我姐夫联系的眼科专家还是他就读医科大的教授。
医院的后续不必多说,一切手续办妥当天晚上就座上动车到了广州。第二天一早赶去了知名眼科中心,气派洋气的高楼大厦已经说明了问题,知名眼科中心确实医院好的不止一点点。
医院的表面光鲜掩饰不了它内在的问题,医院却存在着非常严重看病难问题,或许名气大了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吧。据说一般抢专家教授的号都是两个月左右,就在上楼的电梯里还听到有人说等了两个月眼睛都等瞎了,不知道是真瞎还是他对此种状态的一句怨言。
想快也有快的途径,有特需门诊,挂个号—元,难怪会有人发出死都死不起的感叹。为了尽快给我父亲安排上检查,不得已挂了的专家教授号。然而特需体验除了快递安排就诊,其它服务基本是一样。
面对专家教授并且只能听他说话,一切以检查单为准,病人有什么感受专家教授是完全不会在意。多说一句他都觉得你在说废话,会毫不客气的叫你闭嘴。我是完全忍住有求于他才没有爆发,我突然理解一些医闹事件是怎么来的,我当时要不是带我父亲去看眼疾,估计大街上碰到这样的人我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两耳光。
检查完确定是恶性青光眼,专家说:眼睛没救了,轻则保住眼球,重则取出眼球换假眼球。这种话术似乎也是医生专业术语,先给出最坏结果,行不行患者自己拿主意,确定下来签订协议。
医院有这种准备好像也能接受,毕竟真出了事谁愿意担这个责任呢?然而话虽如此,那这还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具有奉献精神的医生吗?究竟又是什么原因酿成如今这种局面呢?
专家教授确诊本以为可以马上手术,原来特需门诊与特需病房是两码事,想要快速安排手术可以住进特需病房,手术费是普通费用的双倍。要知道这些费用医保是不能报销的,这无疑是给病人雪上加霜,等待普通病房时间又无法确定,病人等待中一直受罪,不等又是一大笔手术费。
医院的院长有些关系,不得已托了这层关系尽快给我父亲安排了手术。对此我又能说什么?一边愁苦父亲的眼疾恶化,一边感叹世间人情冷暖,这种时候我又还医院与专家教授呢?
父亲的手术顺利完成,没有到最坏结果,眼球保住了,能不能再看见要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才知道结果。目前能有这样的结果一家人都还是满意的,对我来说是心怀愧疚的,如果我早点阻医院做第二次手术,或许不至于到这一步。
眼疾检查
在知名眼科中心一场手术下来,医院对比感觉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对病人的服务态度相反却差的更多,如果一定要给个评分,医院的医德是差评。
医院,输在了医疗设备上,医院拍的片一对比便知道。医院的片,清晰度比起广州知名眼科中心相差太远。
医院错就错在,明明没有确定病源就贸然手术,而且还一错再错坚持手术,导致我父亲眼疾恶化。若站在院长的角度,从与他聊天中能感觉到他真是有心无力。
而广州知名眼科中心,给病人的体验感好不到哪去,最后的医疗结果医院的院长预判是一样的,只是广州知名眼科中心有高端医疗设备,能清楚明白地了解我父亲眼疾问题,这才能成功地完成手术。
这大概也是知名眼科中心傲的资本吧,医院只能在服务态度让病人更满意。甚至想突破医术也会被设备所限,毕竟哪个患者愿意让你像对小白鼠一样,去一次又一次地做实验手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