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5岁孩子近视2000度,根源不在手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导读:

如今,一提起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父母往往如临大敌,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怕孩子沉迷手机,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另一个原因就是太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而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往往是因为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前阵子有则新闻,东莞一个15岁的男孩儿,近视度,连医生都感到不可思议。

检查过后,医生说:这个孩子的眼球已经严重变形,视网膜非常薄,随时有穿孔的危险。成年后稍微受点外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就可能弹伤眼球,引起视网膜脱落,一年至少要配两三副眼镜,

中国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峻

年10月份,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世界实力报告》,报告指出:

全世界近视人口大约26亿,青少年占比大约八分之一,而且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年龄还有日趋减少的趋势......中国青少年近视率竟然高达67%。

在中国相关机构的调查中:我国小学生近视率已经将近50%,初中生近视约3/4,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比例80%以上。

青少年的近视率如此之高,堪称恐怖。预防近视,真的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

看电子屏幕时长远超中国娃的美国孩子,近视率很低

我们几乎约定俗成的以为,现在孩子之所以近视率这么高,都是因为看电子屏幕时间太长导致的。

其实孩子近视,还真不能全赖手机、电视、iPad。

何出此言呢?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有调查表明,美国67%的孩子在6岁前,父母就为他们配备了自己的平板,美国孩子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比中国孩子要长得多。

可是在《光明日报》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的报告中,美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只有10%,与中国孩子的近视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国孩子的近视率是美国孩子的7倍。

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同。

《自然》杂志曾经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与近视最强的相关因素就是户外运动的时间,近视的风险直接取决于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长短,接触阳光时间越短,近视概率越高。

跟欧美的父母比,亚洲的家长普遍更重视孩子的学业,所以孩子们户外运动的时间普遍不足。

而美国的父母特别看重孩子的户外和运动特长,美国家家有绿地,处处都有大面积的草坪,孩子每天都会在户外呆相当长的时间,锻炼各种运动技能。

多户外运动为什么会降低近视率呢?

医院副院长、眼科专家魏文斌说/p>

户外活动可以极大的减少近视的发生,是减少近视最有效的方法,眼睛接触阳光后,会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它可以抑制眼轴延长,有效的避免和控制近视。如果每天能保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互动,青少年的近视率一定会有明显下降。

视网膜的多巴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传递素,负责帮助感光细胞响应光刺激。

研究表明,当眼睛的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水平下降,眼轴就会进入增长周期,从而引起近视,眼轴越长,近视越厉害。

除此之外,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因为眼睛的可视范围增大,可以眺望远处的景象,眼肌得到锻炼和调节,也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

所以户外运动,不仅会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孩子身体棒棒的,还可以缓解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户外运动有何讲究呢?

户外运动有几个注意事项:

1、白天有阳光的时候进行活动。

运动在室内也可以进行,而户外运动的主要意义是阳光,所以户外运动要选择在白天,只有阳光才能促进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

2、避开日照强烈的正午时分。

虽然阳光很好,但是过犹不及,适量才妙。中午紫外线强、光线刺眼也不是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一般来说上午九、十点钟,下午三、四点钟都是适合户外的时间段,当然不同季节可以有所调整。

3、每天保证累计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4、做好防晒工作,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要做好防晒防护。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即使使用电子屏幕也不怕

1、20-20-20原则

这一原则是美国眼科专家提出的,具体是指:持续用眼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约等于6米)外的距离,停留时间超过20秒。

这一原则可以缓解视疲劳,保护眼睛。

此外,还要注意眼睛离平板一定的距离,保持光线充足,坐姿正确等用眼习惯。

2、小小乒乓球作用大

乒乓球玩法是眼科专家专门孩子们设计的小游戏,既有趣味、又能预防近视:

用一根细绳悬挂乒乓球,然后让孩子用球拍打球,每天坚持玩儿一会儿,尤其是看完电子屏幕之后。

网上也有现成的乒乓球玩具可以买,底座由吸盘固定住,上面是一根弹力软轴支撑乒乓球,是一款非常好玩而且有益的玩具。

3、多吃有助于明目的食物

甜食、油炸食品,以及高脂食物的过多摄入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好,也会影响视力的发育。而富含钙质和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眼睛发育,例如:奶制品、猪肝、深绿色蔬菜、玉米、胡萝卜、蓝莓、菠菜、紫甘蓝等等。

我是包麻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