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以“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为宣传主题,以“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为宣传口号。当天上午,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举行年“世界卒中日”暨第11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义诊活动现场有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眼科等科室的10余位专家为前来咨询的余位患者进行答疑解惑,并发放脑卒中健康教育手册以及提供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服务等。“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有什么症状?”“发生了卒中该怎么办?”为增加门诊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度,加深对卒中知识的掌握,此次义诊还特别设置了有奖问答活动。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全世界25岁以上人口中,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可能会发生卒中,平均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据《中国卒中中心报告》显示,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脑卒中人数约为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党委委员、省脑卒中诊疗管理指导中心副主任王锦权介绍,只有约1/3的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接受救治,而导致救治延误的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做到早期识别。3年开始,国际上将“FAST”口诀作为脑卒中预警,近两年又在原有自我识别基础上增加两条识别症状,成为“BEFAST”,新增的两条使自我识别脑卒中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脑卒中早期的识别可以使用数字识别法‘中风’。”王锦权介绍,“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则意味着可能出现脑卒中征兆,脑卒中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此时应立即拨打医院就诊。(记者徐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