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5后退伍军人捐献器官救助多名危重患者 [复制链接]

1#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5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朱黄郑丽金)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近日,驻厦陆军第73集团军某部退役军人黄祈録(化名)在家人和战友的目送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在医院捐献自己的心脏、肺脏、肝脏、双侧肾脏、胰腺以及眼角膜,让6名危重患者重获新生。这位95后退伍军人的年轻生命,也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驻厦退伍军人乐于奉献,退伍不褪色


  黄祈録,出生于年,来自革命老区梅州大埔。听着革命先烈故事长大的他,从小就有个军旅梦。


  年,他如愿参军,在驻厦陆军第73集团军某防空旅服役。他吃苦肯干、表现优异,被任命为班长,并在义务兵服役期满后选取为下士,服役期间多次获得部队嘉奖。


  年,黄祈録退伍后来到广州,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工作。他时刻不忘军人本色,乐于奉献、拼搏进取,很快被提拔为店长。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平静美好的生活。4月19日清晨,刚结束夜班的黄祈録,下班途中突发脑出血,倒在了回家的路上。


  随后医院,由于伤情严重,当晚转至广州医院番禺院区ICU,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医院多次组织多学科大会诊与联合救治,竭尽全力挽救年轻的生命,但病情过于危重,期待中的奇迹并未发生。3天的日夜抢救后,黄祈録被判定为脑死亡。

一个美丽约定如有不测,将捐献器官


  “我们有过约定,如遇不测,就将身体的有用器官捐献出去,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挽救一些家庭。”在黄祈録弥留之际,同是退伍军人的妻子蓝莎悲痛万分。她想起了曾经与丈夫关于器官捐献的约定:“我们都当过兵,血液里流淌着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捐献器官是丈夫对社会的最后一点贡献,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想法提出后,得到家人的一致赞成。他们随即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蓝莎也随即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践行与丈夫生前的约定。从监护室到手术室短短几百米的距离,黄祈録在最爱的家人和战友们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捐献手术顺利进行,他捐出的心脏、肺脏、肝脏和双侧肾脏、胰腺以及眼角膜,将挽救6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如果可以的话,能让心脏受者录一段心跳声或角膜受者录一段重见光明的视频给我吗?”目送丈夫远去,蓝莎紧紧抱着年幼的儿子,泪流满面,“丈夫一直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等孩子长大懂事了,我就把捐献证书和录制的视频给他们看,希望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永远记住爸爸,做一个乐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

好丈夫好父亲努力为家人创造美好生活


  “没事老婆,我顶得住压力,你先好好休息。”蓝莎反复看着丈夫黄祈録生前给自己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泪如雨下。


  黄祈録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小儿子刚满1岁。作为家中顶梁柱,他不辞劳苦,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家后还会分担家务,一直努力为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部队驻地,承载着夫妻俩太多的回忆,在一起十年间,蓝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丈夫无微不至的爱。细心的黄祈録虽然工作繁忙,但关于妻儿的大小事都铭记在心,每次产检、孩子疫苗接种都会陪着一起去。“我比较粗心,怀孕时经常忘记产检时间,甚至记不清小孩打疫苗和儿保的时间,他的细心和温暖让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回忆起往日点滴,蓝莎由衷地为丈夫感到骄傲,“他是一名永不缺席的丈夫和父亲,他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将永远活在我心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