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院应用扰流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 [复制链接]

1#
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49302.html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难度大,无论是外科夹闭或是传统介入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存在挑战。血管内治疗往往需要采用支架辅助甚至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后存在支架内血栓风险,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为实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近日,我院卒中中心李志清教授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应用瘤内扰流装置,完成一例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患者为67岁男性,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直径约8×10mm。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存在生命危险。卒中中心李志清教授团队经过术前的充分评估和讨论,决定使用瘤内扰流装置治疗该病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8×10mm宽颈动脉瘤术中首先行全脑DSA造影,确定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大小约8mm×10mm,瘤颈宽8mm,调整工作角度后,于路图下,微导丝导引下,将VIA33导管头端置于瘤腔内,沿导管于瘤腔内释放WEB扰流装置,根据造影调整装置方向和位置,术后即刻动脉瘤即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通过VIA导管释放扰流装置扰流装置释放过程术后影像术前术后对比瘤内扰流装置是继血流导向支架之后的新一代神经介入器械,它的出现,为治疗颅内分叉部动脉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其术后无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减少了颅内及消化道等出血风险;同时手术流程简化,操作时间缩短,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患者损伤。李志清教授团队长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