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常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致残率高达70%。目前对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治疗仍以康复为主,但多数患者病情在发病1年仍不见明显好转。近年来,脐血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使得脐血干细胞移植开始应用于脑卒中患者。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总人数超过万,卒中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数据,年,我国40岁以上居民中风患病率为2.61%,发病率为.23/10万人,死亡率.4/10万人;由此测算,年时全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约万卒中患者。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
脑卒中后脑损伤引起脑组织神经环路中断和神经元坏死、缺失,导致脑组织神经功能性障碍,是引起脑卒中后遗症的根本原因。传统的治疗措施是手术后给予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营养药物,但效果较差。
干细胞作为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十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干细胞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脐血干细胞被发现以来,即出现脐血干细胞的研究热潮,随着实验室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方法的更新,脐血干细胞移植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为颅脑损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患者60例取得满意效果
医院的临床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上发表了题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观察》的临床报告。
该报告称,为了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临床人员选取了该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常规的康复治疗)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各30例,随访12月,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Ashworth分级评定及Barthel指数(BI)评定。
移植方法:2组均接受包括肢体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自理技能训练及健康宣教等常规康复治疗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另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每周1次,总计3次,采用鞘内注射的方法,将脐血干细胞悬液通过腰椎穿刺注人蛛网膜下腔,使其随脑脊液循环至大脑表面及神经功能缺损部位。
功能测评:对所有患者随访12月,进行如下评定:①功能测评,采用国际通用的功能独立性评测(FIM)量表进行评定,包括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独立性越好。②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共分为0级、1级、1+级、2级、3级、4级等6个等级。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日常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与患者自理能力成正比。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结果:随访12月后,观察组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肌张力Ashworth分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
该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后,其FIM评分、Ashworth分级及BI评分均较对照组获得改善,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张力、自我料理能力均得到改善。这提示,脐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改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具有显著疗效。此外,大量的临床病例也表明,干细胞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严重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仅有极少数患者有轻微的短时的发热、皮疹,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干细胞与外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