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怎么挂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为每年1/10~1.1例/10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年发病率可达/10万人。
什么是硬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SDH)是一种颅内出血,特点是血液积聚在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形成血肿。出血的来源主要交通事故、高处摔落等使头部受到剧烈撞击,造成静脉撕裂引起。
此外,20~0%的病例可能来源于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引起的动脉破裂。
临床上,硬膜下的血肿从病因上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多见,发病前有头部外伤史。自发性是由于自身血管病变导致出血,也可能与开颅术后,血液病或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有关。
慢性硬膜下血肿该如何治疗呢?
不同原因引起的硬膜下血肿,治疗策略也不一样。
对于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预防复发,另一方面部分患者通过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口服治疗可实现自愈,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只是部分患者有残留和复发的问题。
而针对自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除了针对血的手术或药物治疗外,如果存在血管病变或血液病,还需要针对血管的原发病进行治疗,能否治愈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能否治愈原发病。如果是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有关,病情允许可适当减量或停用,或减少复发。开颅术后患者如果与颅骨缺损有关,可依病情酌情植骨,能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