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亲妈抄铁棍打女儿我打自己的孩子有错,孩子 [复制链接]

1#
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22774.html

林某今年30岁未婚,和母亲王某同住。王某看见女儿没有嫁人,也没混出个名堂非常不满,时不时地就和女儿争吵。这一次,因为女儿没有帮忙收拾房子,母女两人又发生了争吵。王某看到架子上正好有一个铁棍子,抄起棍子就往女儿身上呼了过去,打得皮开肉绽、浑身淤青。女儿说这不是第一次被母亲打了,这次要求母亲赔偿8万元,否则就不调解,母亲林某直呼:我打自己的女儿,有什么错。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母亲辛苦怀胎十月,再冒着半只脚踏进*门关的风险生下孩子,这往往给母亲们造成一个错觉,“这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是属于我自己的私有产物。我管教我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有几毛钱的关系?”

不仅如此,以下对话我们也常常听到,甚至自己还曾说过:“你有什么房间,这是我买的房子。”“你的吃穿都是我供给你的,说你两句都不成了?”“你的命都是我给你的”

因为这些固化的观念,父母很多时候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孩子随意批评妄加评论,意图左右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的十七岁少年,因为琐事和母亲发生口角,母亲高架停车,男生抹泪推开车门跳下大桥,整个过程只经历了短短的11秒,但是这位母亲却要用一生来化解失去孩子后的伤痛。事情发生后,舆论的观点分成了两派,有一派的观点是同情妈妈,责骂孩子。“妈妈骂自己孩子几句怎么了,养了17年就不能说几句吗?”

从“虎妈”到“狼爸”到现在的“超人妈妈”,纵观这些新观念,其实潜台词仍然是“我的孩子我做主”。“虎妈”的强势让她不仅从孩子的生活住行,到孩子的学业兴趣,都要一一掌控。过高的期望、过于功利的目标、过度包办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超负荷的压力。这种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极有可能发生逆反的心理。离家出走、跳楼、自杀,孩子的心理发育跟不上身体发育,行为往往是冲动和唐突的。

“私有产物”背后折射出的心理因素

1、补偿心理

孩子是父母爱的延续,他从出生开始就具有独立的人格。父母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产物”。这恰巧折射出父母,对曾经的自己不满意的心理,期望通过孩子来圆自己没能实现的“梦”。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多是从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过来的,经历太多不公平的遭遇,错过太多的机会。在生命的前半程留下的遗憾,化为后半生对子女的期许,“如果年轻的时候,能上大学就好了”“以前,能多读点书就好了”。

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现在有孩子了,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于是,父母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条件。

好的补习班,六万,上!学钢琴,三万块,报!学游泳,学画画,学舞蹈,统统都要!

看着孩子为了补习班来回奔波,周末还要赶去上各类兴趣班,父母这才心满意足地感叹道:“这下总算对得起孩子了。”养儿不教是父母的失职,但是过度教育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孩子在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后,能用来应对补习班和兴趣班的精力很有限。

我身边有个朋友的孩子,下课后还要上三门主课的补习班,回到家做完作业已经是深夜十二点,第二天六点又要匆匆起床。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孩子上课一直睡觉,其实是孩子花了太多的精力给了补习班,已经耽误了正常的学习,父母的“好心”使孩子的教育本末倒置。

2、不安全的依恋

有一类父母在有了孩子后,需要控制孩子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和自尊。通过孩子对自己的顺从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明星朱雨辰39岁,至今大龄未婚,说起他未婚的原因,人们似乎在他母亲身上看到了一些端倪。他的母亲,用爱的名字将他的生活,全盘掌控起来了。朱妈妈每天早上4点起床给儿子熬清肺去火的梨汤,一熬就是十多年,不管儿子爱不爱喝。除了梨汤,她还给儿子准备了各种果汁、中草药汤剂、肉汤,朱雨辰一天下来连一口白水都不用喝,因为喝汤就已经饱了。

类似的梗还有很多,比如给儿子铺床,把儿子发的微博全都抄下来,很多听起来都让人乍舌,但是朱妈妈做起来就是理所当然,她把儿子生活的各方面都照顾得妥妥当当。这种行为与其说是爱孩子,还不说是变相的干预儿子的生活,它已经切实地影响到了朱雨辰的生活。

所以,朱雨辰觉得活得特别没有自我,连自己谈恋爱妈妈都要干涉。朱雨辰有自己的想法吗?当然有,但是听到妈妈的要求,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因为他得听妈妈的话,自己就像活在迷雾中一样。

这样不安全的依恋,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怨恨父母,甚至想要远离。朱雨辰也坦言,自己反抗过母亲,他也对母亲说过:“你会把我搞死”这样的狠话,但是自己的反抗总是坚持不了多久。

尊重孩子的权利

武功县有一名女子胡某在家辅导儿子写作业,因为儿子不用心,所以胡某一气之下就打了孩子,孩子呕吐后被紧急就医,但是还是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法医检定,孩子省钱遭受钝性外力多次击打头部,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呕吐,因误吸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而死。

鲁迅认为:从小不把孩子当人看,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也绝对成不了正常的人。这是一件最近发生的悲剧,事件里的母亲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就是应该听话,一旦孩子忤逆自己就随意打骂,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控制孩子。儿童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我国也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这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规定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利,包括最基本的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与做人的尊严,具有作为人的独特价值,享有作为人的权利。

纪伯伦在《孩子》一诗中写道:“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纪伯伦的诗告诉我们: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父母可以给他们爱,但是不要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请给他们一个可以玩乐的童年;理解、尊重、珍视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比如:阅读、绘画等;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把孩子真正当作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员来看待、承认和培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