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为什么有圆茄和长茄,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哈哈哈!不过我可以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茄子的知识。
茄子起源于东南亚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的驯化地,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我国种植茄子的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栽培的茄子为圆形,元代则培育出长茄,到清朝末年长茄被引入日本。
茄子单从形状看有长茄圆茄之分。就口感而言,圆茄纤维比较粗,口感相对硬些,圆茄皮中水分相对较少。所以,圆茄多以炒炖为主。长茄纤维较细,肉质细嫩松软,皮较薄皮中水分含量丰富,吃起来口感较好。因此,长茄以蒸拌为主。它们的营养成分也略有差别,圆茄的胡萝卜素、钙、钾、维生素C含量都低于长茄,其中胡萝卜素含量长茄远高于圆茄。圆茄的维生素E、镁、锌含量高于长茄,其它营养成分含量近似。
茄子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夏季食用茄子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维生素E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意义。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常吃茄子可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和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
茄子不仅味道好,营养丰富,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国外学者提出“降低胆固醇12法”,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茄子热量低是减肥期间的首选蔬菜。茄子是心血管病人的食疗佳品,老年人应经常食用茄子,因为茄子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坏血病患者十分有益,有辅助治疗作用,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茄子是抗癌能手,抗癌性能是其它同样作用蔬菜的好几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茄子也有所记载:“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所以,茄子性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哮喘者不宜多食,手术前也不宜食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将带蒂的茄子烘干,研成细末,用酒调服治疗肠风下血。《滇南本草》中也对茄子有记载,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但《滇南本草》主张用米汤调服,更为妥当,因为肠风下血和痔疮出血都不宜用酒。如今,把带蒂的茄子烘干,研成细末,更长做外用。
啰嗦了这么多,我们今天是做圆茄。
食材准备:
1、猪肉g
2、茄子g
3、尖椒一个
4、花生油适量
5、食盐适量
6、香油适量
7、鸡精适量
8、味极鲜适量
9、蚝油适量
10、葱花少许
11、姜片少许
制作步骤:
1、将茄子和辣椒清洗干净
2、茄子去皮,虽然茄子皮中营养丰富,但是家中老人咬合力不好,所以去皮
3、把去皮的茄子现切成片,然后把片再切长条状,最后把条切成块状
6、将切成块的茄子立即放入水中浸泡起来,待做菜时再捞起滤干,可避免茄子变色。因为茄子去皮后其中的微量元素铁被空气氧化很容易发黑
7、把尖椒去蒂
8、尖椒切成片状,比茄子块稍大点
9、把猪肉切成片状,肥瘦分开,葱姜切好备用
10、炒锅内放入花生油
11、待油热后放入肥肉
12、肥肉翻炒至泛*后加入瘦肉
13、待瘦肉翻炒熟后放入葱姜爆香
14、加少许清水,因为圆茄水分少,而且需要炖一会儿,所以汤汁要适量
15、加入少许味极鲜
16、放入茄子翻炒
17、然后再加入少许清水继续翻炒
18、放入适量食盐
19、待茄子炒制七八成熟的时候放入青椒翻炒
20、即将出锅之际放入蚝油、鸡精、香油翻至均匀
21、大火收汁出锅